加格达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
在加格达奇区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上
时间:2021-12-21
来源:办公室
作者:刘业鹏
录入:卫桐
审核:梁怀奇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五年来,加区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院的正确领导下、在区人大、区政府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下,围绕加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开拓创新,砥砺奋进,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,各项检察工作稳步提升。
一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
扎实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、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解放思想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,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,强化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净化灵魂、指导实践;认真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,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,将党的意志转化为检察工作动能,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检察工作各个方面;狠抓班子建设,落实民主集中制,充分发挥院党组在司法办案中的政治核心作用,召开党组会议64次,审议“三重一大”事项19项,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,推动各项部署落实到位。
二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检察事业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
(一)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长治。严格落实区委和上级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部署,确立“深挖彻查、破网打伞、打财断血”专项斗争主攻方向,办理涉黑涉恶案件8件,现已全部做有罪判决。综合研判证据,追漏捕1人,移交“保护伞”线索1件,提出“打财断血”工作建议3件。开展深挖细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专项行动,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“六清”行动要求,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,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(二)全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。积极推动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向有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5份。严格落实最高检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要求,接待来访群众232人次;开展广场法治宣传28次,专题法律宣讲21次,制作宣传展板26块,发放宣传手册、宣传单等21000余份,有效提升群众法治观念。办结涉及民生民利类型案件35件92人,涉案金额达1680余万元;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,发放救助款7万元,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摆脱生活困境。办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0件22人,建立未成年人“一站式办案中心”,全面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。
(三)全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。加大服务保障民企力度,传递平等保护的司法理念,准确把握涉及营商环境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,建立健全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互动的服务及联系机制。构建涉企诉求的全方位受理服务体系,办理涉企案件35件52人;对接企业8家,走访企事业单位13家,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2次。
(四)全力服务打好打赢“三大攻坚战”。立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深入落实最高检“三号检察建议”,突出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防控,办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5件,归纳出金融犯罪风险点,为地区工商银行系统开展预防金融犯罪讲座。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,办理维护生态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28件,办理破坏环境资源案件40余件,有力提升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实效。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,组织干警帮扶10户贫困户,现已全部脱贫。
(五)防疫履职兼顾彰显检察担当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区检察院全体干警积极投身防疫工作,始终尽职坚守,严格执行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部署,闻令而动,向险逆行;全体干警主动深入社区,走进车站,坚守卡口,协助筑牢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防线;统筹推进防疫和检察工作,第一时间组建“疫情应急专班”,精准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等违法犯罪。强化涉疫情刑事犯罪提前介入、引导侦查,确保案件依法、及时、准确、稳妥办理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,堵塞生鲜、肉类市场检疫中存在的漏洞,倒逼源头治理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。
三、深入履行检察职能,“四大检察”全面提质增效
(一)努力做优刑事检察。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案件全程跟踪制度,推动案件质量整体提升。五年来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刑事案件407件555人,经审查批准逮捕356件488人;受理公诉案件674件948人,提起公诉567件781人,办理不批准逮捕48件65人,不起诉46件64人;突出侦查监督重点,监督立案11件11人,监督撤案7件7人;推动落实认罪认罚制度,不断提高适用比例、量刑建议采纳率;深化刑事执行监督,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21件,对111名社区服刑罪犯落实监管措施,驻加格达奇区看守所检察室晋升为国家级驻所检察室。探索完善信息共享机制,案件信息提前报送制度,为减低“案-件比”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强力支持。
(二)努力做强民事行政检察。转变工作思路,主动发力、主动谋划,主动创新机制,实现民事检察与服务大局、保障民生的深度融合。办结8起执行监督案件,办理审判违法监督案件3件,支持起诉案件11件,生效判决监督案件4件,非诉执行案件3件。建立行政部门信息对接机制,有效解决有案不移、以罚代刑等问题,办理行政部门怠于履行行政管理处罚案件1件。
(三)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。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特点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、维护群众权益利剑作用。深入开展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”、“水源地保护”、“医疗废物处置”等公益诉讼专项活动,检察建议得到行政执法机关重视和支持,回复率达到100%,五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8件。建立行政机关联络员沟通机制,强化公益诉讼协调工作;推动本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台《全区医疗废物监管规定》规范性文件;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追回生态损害赔偿费76万元;在全省检察机关首创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公开回复听证制度,被省院《民行聚集》转发,工作经验并评为2019年度全省创新性工作。
四、对标人民群众新期待,检察队伍素能全面提升
(一)加强教育培训工作。大力开展“检察队伍素质提升”活动,组织开办司法考试和公文写作两个培训班,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干警授课,有效提高本院年轻干警综合素质。依托“中检网”、“检答网”“专家讲座视频”“网络培训班”等网络资源,精心学习、激发自我,提升内生动力。
(二)加强意识形态工作。依托“两微一站一端”等宣传平台资源,及时公开重要案件信息、程序性信息,微信公众号、“龙剑网”、“今日头条” 同步推送宣传信息300余条,传播检察经典案例,弘扬检察正能量。国家级新闻媒体发稿17篇,省级媒体发稿32篇,地级媒体发稿78篇。省院采用工作信息简报18篇。2篇理论文章入选黑龙江省检察院首界理论年会文集,1篇在年会上作主旨发言。3篇在国家级刊物刊发,2篇在省级媒体发表。
(三)加强党风廉政工作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责任体系,通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,剖析反面典型案例,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,常态化开展“警钟长鸣”系列廉政教育活动,强化干警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、生活纪律、廉洁纪律教育;坚持以案件质量评查体系为抓手,检务督察部门严格开展司法办案监督,切实促进办案质量提升;建立健全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机制,严格制定检察官业绩考评细则和考评指标,持续规范司法行为。
五年来,区检察院作风务实、凝心聚力、依法履职,在全区检察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。2018年被大兴安岭地委政法委评为“政法战线先进集体”;2019年荣获黑龙江省检察院先进集体;2018-2020年度被省院及地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”;2020年被地区检察分院授予“优秀基层检察院光荣称号”;2名干警被省院荣记二等功,4名干警受到地级表彰奖励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,区人大的严格监督,政府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。在此,向一直关心帮助我区检察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、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五、 未来五年检察工作思路
未来五年区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,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;坚持“稳进、落实、提升”的理念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、法治自觉、检察自觉,全面落实区委及上级院各项决策部署,推动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,推进检察机关核心战斗力建设,为谱写加格达奇区新时代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。
一、聚焦发展主题,加强司法办案,助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坚决落实区委及上级院各项决策部署,注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,真正做到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,法律监督和检察服务就延伸到哪里”。在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、保护生态环境、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上,增强服务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,在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上持续发力,全力助推更高水平“法治加区”建设。
二、聚焦主责主业,加强法律监督,助力和谐兴安首府建设。统筹推进各项检察职能协同高效运行,以“四大检察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实现“十大业务”全面高质量推进。强化使命担当,坚持规范办案严惩犯罪,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,依法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,满足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。加强立案监督和引导侦查,完善侦捕诉衔接、不捕不诉审核把关等机制;做好环境资源、食药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,努力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,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;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推动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、良好的社会秩序。
三、聚焦司法改革,加强创优创新,助力法律监督提档升级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,进一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,破解影响司法公正的难点问题,努力提升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。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,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树立“精品意识”,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激发创新意识、营造创新氛围,解放思想,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聚焦队伍建设,加强人才兴检,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持续深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。始终把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之下,自觉接受区委、人大、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监督,开展常态化、长效性的学习教育,运用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,确保政法干警对党忠诚、对人民忠诚、对法律忠诚。依托“检察机关基层建设年”“检察机关素质提升年”加快人才培养,着力锻造一支担当意识更强、履职能力更精、专业素质更高,最北最冷最忠诚、最偏最远最放心的新时代检察铁军。
各位代表,今后五年,区检察院将继续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,区政府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更加自觉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,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,砥砺初心、忠诚履职,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一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
扎实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、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解放思想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,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,强化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净化灵魂、指导实践;认真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,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,将党的意志转化为检察工作动能,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检察工作各个方面;狠抓班子建设,落实民主集中制,充分发挥院党组在司法办案中的政治核心作用,召开党组会议64次,审议“三重一大”事项19项,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,推动各项部署落实到位。
二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检察事业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
(一)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长治。严格落实区委和上级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部署,确立“深挖彻查、破网打伞、打财断血”专项斗争主攻方向,办理涉黑涉恶案件8件,现已全部做有罪判决。综合研判证据,追漏捕1人,移交“保护伞”线索1件,提出“打财断血”工作建议3件。开展深挖细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专项行动,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“六清”行动要求,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,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(二)全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。积极推动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向有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5份。严格落实最高检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要求,接待来访群众232人次;开展广场法治宣传28次,专题法律宣讲21次,制作宣传展板26块,发放宣传手册、宣传单等21000余份,有效提升群众法治观念。办结涉及民生民利类型案件35件92人,涉案金额达1680余万元;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,发放救助款7万元,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摆脱生活困境。办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0件22人,建立未成年人“一站式办案中心”,全面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。
(三)全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。加大服务保障民企力度,传递平等保护的司法理念,准确把握涉及营商环境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,建立健全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互动的服务及联系机制。构建涉企诉求的全方位受理服务体系,办理涉企案件35件52人;对接企业8家,走访企事业单位13家,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2次。
(四)全力服务打好打赢“三大攻坚战”。立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深入落实最高检“三号检察建议”,突出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防控,办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5件,归纳出金融犯罪风险点,为地区工商银行系统开展预防金融犯罪讲座。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,办理维护生态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28件,办理破坏环境资源案件40余件,有力提升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实效。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,组织干警帮扶10户贫困户,现已全部脱贫。
(五)防疫履职兼顾彰显检察担当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区检察院全体干警积极投身防疫工作,始终尽职坚守,严格执行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部署,闻令而动,向险逆行;全体干警主动深入社区,走进车站,坚守卡口,协助筑牢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防线;统筹推进防疫和检察工作,第一时间组建“疫情应急专班”,精准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等违法犯罪。强化涉疫情刑事犯罪提前介入、引导侦查,确保案件依法、及时、准确、稳妥办理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,堵塞生鲜、肉类市场检疫中存在的漏洞,倒逼源头治理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。
三、深入履行检察职能,“四大检察”全面提质增效
(一)努力做优刑事检察。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案件全程跟踪制度,推动案件质量整体提升。五年来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刑事案件407件555人,经审查批准逮捕356件488人;受理公诉案件674件948人,提起公诉567件781人,办理不批准逮捕48件65人,不起诉46件64人;突出侦查监督重点,监督立案11件11人,监督撤案7件7人;推动落实认罪认罚制度,不断提高适用比例、量刑建议采纳率;深化刑事执行监督,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21件,对111名社区服刑罪犯落实监管措施,驻加格达奇区看守所检察室晋升为国家级驻所检察室。探索完善信息共享机制,案件信息提前报送制度,为减低“案-件比”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强力支持。
(二)努力做强民事行政检察。转变工作思路,主动发力、主动谋划,主动创新机制,实现民事检察与服务大局、保障民生的深度融合。办结8起执行监督案件,办理审判违法监督案件3件,支持起诉案件11件,生效判决监督案件4件,非诉执行案件3件。建立行政部门信息对接机制,有效解决有案不移、以罚代刑等问题,办理行政部门怠于履行行政管理处罚案件1件。
(三)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。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特点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、维护群众权益利剑作用。深入开展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”、“水源地保护”、“医疗废物处置”等公益诉讼专项活动,检察建议得到行政执法机关重视和支持,回复率达到100%,五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8件。建立行政机关联络员沟通机制,强化公益诉讼协调工作;推动本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台《全区医疗废物监管规定》规范性文件;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追回生态损害赔偿费76万元;在全省检察机关首创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公开回复听证制度,被省院《民行聚集》转发,工作经验并评为2019年度全省创新性工作。
四、对标人民群众新期待,检察队伍素能全面提升
(一)加强教育培训工作。大力开展“检察队伍素质提升”活动,组织开办司法考试和公文写作两个培训班,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干警授课,有效提高本院年轻干警综合素质。依托“中检网”、“检答网”“专家讲座视频”“网络培训班”等网络资源,精心学习、激发自我,提升内生动力。
(二)加强意识形态工作。依托“两微一站一端”等宣传平台资源,及时公开重要案件信息、程序性信息,微信公众号、“龙剑网”、“今日头条” 同步推送宣传信息300余条,传播检察经典案例,弘扬检察正能量。国家级新闻媒体发稿17篇,省级媒体发稿32篇,地级媒体发稿78篇。省院采用工作信息简报18篇。2篇理论文章入选黑龙江省检察院首界理论年会文集,1篇在年会上作主旨发言。3篇在国家级刊物刊发,2篇在省级媒体发表。
(三)加强党风廉政工作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责任体系,通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,剖析反面典型案例,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,常态化开展“警钟长鸣”系列廉政教育活动,强化干警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、生活纪律、廉洁纪律教育;坚持以案件质量评查体系为抓手,检务督察部门严格开展司法办案监督,切实促进办案质量提升;建立健全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机制,严格制定检察官业绩考评细则和考评指标,持续规范司法行为。
五年来,区检察院作风务实、凝心聚力、依法履职,在全区检察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。2018年被大兴安岭地委政法委评为“政法战线先进集体”;2019年荣获黑龙江省检察院先进集体;2018-2020年度被省院及地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”;2020年被地区检察分院授予“优秀基层检察院光荣称号”;2名干警被省院荣记二等功,4名干警受到地级表彰奖励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,区人大的严格监督,政府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。在此,向一直关心帮助我区检察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、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五、 未来五年检察工作思路
未来五年区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,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;坚持“稳进、落实、提升”的理念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、法治自觉、检察自觉,全面落实区委及上级院各项决策部署,推动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,推进检察机关核心战斗力建设,为谱写加格达奇区新时代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。
一、聚焦发展主题,加强司法办案,助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坚决落实区委及上级院各项决策部署,注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,真正做到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,法律监督和检察服务就延伸到哪里”。在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、保护生态环境、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上,增强服务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,在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上持续发力,全力助推更高水平“法治加区”建设。
二、聚焦主责主业,加强法律监督,助力和谐兴安首府建设。统筹推进各项检察职能协同高效运行,以“四大检察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实现“十大业务”全面高质量推进。强化使命担当,坚持规范办案严惩犯罪,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,依法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,满足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。加强立案监督和引导侦查,完善侦捕诉衔接、不捕不诉审核把关等机制;做好环境资源、食药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,努力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,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;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推动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、良好的社会秩序。
三、聚焦司法改革,加强创优创新,助力法律监督提档升级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,进一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,破解影响司法公正的难点问题,努力提升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。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,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树立“精品意识”,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激发创新意识、营造创新氛围,解放思想,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聚焦队伍建设,加强人才兴检,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持续深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。始终把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之下,自觉接受区委、人大、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监督,开展常态化、长效性的学习教育,运用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,确保政法干警对党忠诚、对人民忠诚、对法律忠诚。依托“检察机关基层建设年”“检察机关素质提升年”加快人才培养,着力锻造一支担当意识更强、履职能力更精、专业素质更高,最北最冷最忠诚、最偏最远最放心的新时代检察铁军。
各位代表,今后五年,区检察院将继续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,区政府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更加自觉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,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,砥砺初心、忠诚履职,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